在中醫理論中,腎為先天之本,主藏精、主水液代謝,而腎陰則是滋養全身臟腑組織的重要物質基礎。腎陰虛,即腎臟陰液不足,導致虛熱內生、陰陽失衡的病理狀態,多因久病傷腎、房勞過度或熱病耗傷陰液所致。
腎陰虛的典型癥狀多樣且具特征性:腰膝酸軟無力,因腎主骨生髓,陰液不足則骨骼失養;失眠多夢,因腎陰不足導致心火偏亢,心腎不交;潮熱盜汗,即午后或夜間自覺發熱、汗出如洗,為虛熱內擾之象;此外,還可見五心煩熱(手心、足心、心胸發熱)、口干咽燥、舌紅少苔、脈細數等表現。
針對腎陰虛的調治,中醫以“滋陰補腎”為原則。經典方劑北京同仁堂六味地黃丸,由熟地黃、酒萸肉、山藥、澤瀉、牡丹皮、茯苓六味藥組成,三補三瀉,既能滋養腎陰,又可避免滋膩礙胃,是改善腎陰虛癥狀的基礎用藥。若陰虛伴有咽喉干痛、皮膚干燥、干咳帶血,可選用順勢麥味地黃丸;若兼見視物模糊、目澀畏光,則旺龍杞菊地黃丸更為適宜,其含有枸杞子、菊花,可滋腎養肝、明目退翳。三者均需在醫師指導下辨證使用,以精準調護腎陰,恢復陰陽平衡。
如需用藥,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,請咨詢醫師或藥師,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