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/09/24來源:北京京城皮膚醫院
最近天氣忽冷忽熱,不少北京市民發現,自己突然頭皮發癢,摸上去還有凸起的包塊,甚至蔓延到額頭和脖子。這種情況,很可能是“頭上起了蕁麻疹”。很多人以為這只是普通的皮膚癢,撓一撓就過去了,其實不然。頭上起蕁麻疹,是身體在向你發出重要的健康“警報”。
一、什么是頭上蕁麻疹?
蕁麻疹,俗稱“風疙瘩”或“風團”,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反應。它表現為皮膚上突然出現紅腫、隆起的斑塊,邊界清晰,伴有劇烈瘙癢,通常在幾小時或一天內自行消退,但可能反復發作。
當這種風團出現在頭皮區域時,就被稱為“頭上蕁麻疹”。由于頭發遮擋,很多人不容易第一時間發現,往往等到瘙癢難忍或擴散到面部才引起重視。
二、為什么頭會“中招”?
頭部并非免疫系統的“薄弱區”,但它的特殊性讓它更容易成為蕁麻疹的“首發地”:
接觸性刺激多
頭皮每天接觸洗發水、護發素、染發劑、定型噴霧等化學產品。一些劣質或含有刺激性成分的產品,可能引發局部過敏反應。尤其在換季時節,部分人更換洗護用品后未做皮膚測試,容易“中招”。過敏體質的體現
如果本身是過敏體質,食用海鮮、堅果、雞蛋、牛奶等常見過敏原后,免疫系統過度反應,釋放大量組胺,導致血管擴張、組織水腫,蕁麻疹便可能從頭皮開始蔓延。物理因素誘發
北京春季風大、秋季干燥、冬季寒冷,溫度劇烈變化可能誘發“寒冷性蕁麻疹”。運動后體溫升高也可能引發“膽堿能性蕁麻疹”,這些都可能首先表現在頭部。潛在感染或免疫異常
某些病毒或細菌感染(如上呼吸道感染)可能成為蕁麻疹的誘因。長期反復發作的慢性蕁麻疹,有時也與免疫調節異常有關,不容小覷。三、別把“癢”不當病
很多人覺得“不就是癢嗎?忍忍就過去了”。但頭上起蕁麻疹如果長期忽視,可能帶來一系列問題:
劇烈瘙癢影響生活:夜間瘙癢加重,影響睡眠質量,導致精神疲憊、注意力下降。
抓撓引發感染:頭皮被抓破后,容易繼發細菌或真菌感染,嚴重時可能導致毛囊炎甚至脫發。
可能是系統性疾病的信號:少數情況下,蕁麻疹與甲狀腺疾病、風濕性疾病等有關聯,需引起警惕。
四、如何應對頭上蕁麻疹?
立即停用可疑產品
回想最近是否更換了洗發水、染發劑或使用了新的美發工具,立即停用并觀察癥狀是否緩解。避免抓撓,保持頭皮清潔
用溫水輕柔清洗頭皮,避免使用過熱的水或刺激性清潔劑。保持頭發干爽,減少摩擦。記錄飲食與環境變化
記錄發病前的飲食、活動、情緒狀態,有助于排查過敏原。例如,是否吃了蝦蟹、是否在花粉濃度高的戶外長時間停留。及時干預,科學應對
若癥狀較輕,可嘗試冷敷緩解瘙癢。若風團反復出現、持續不退或伴有頭暈、呼吸困難等全身癥狀,應盡快采取科學措施應對,避免病情加重。五、預防比治療更重要
選擇溫和、無刺激的洗護產品,避免頻繁染發、燙發。
增強體質,規律作息,避免過度疲勞和情緒波動。
春秋季注意防護,減少接觸花粉、塵螨等常見過敏原。
飲食均衡,少吃易致敏食物,尤其是已知過敏源。
結語
頭上起蕁麻疹,看似只是“小毛病”,實則是身體免疫系統的一次“實戰演練”。它提醒我們:生活環境、飲食習慣、身體狀態都在影響著健康。別再忽視頭皮的“求救信號”,及時識別、科學應對,才能真正守護好身體的第一道防線。
免責聲明: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布或內容轉載,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,其作者觀點、內容描述及原創度、真實性、完整性、時效性本平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涉及用藥、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囑!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如有作品內容、知識產權或其它問題,請發郵件至及時聯系我們處理!